台湾人非常讲究“舌尖上的节约”,甚至到了“小气”的程度。或许正是这种“小气”精神,才让台湾人在“吃”的每个环节都养成了厉行节约的好习惯。
公务商务宴请 少见满桌“剩宴”
“便当会”是个在台媒上常听到的名词,上到“总统”,下到村里长等基层公职,最常吃的东西恐怕就是便当,而且还是很普通的100元(新台币,下同)以内的便当。边吃便当边开会,既有效率又节约食物,避免了人去楼空只留满桌“剩宴”的铺张。而在餐桌上,马英九绝对是“省长中的省长”。日前据台湾晶华酒店大厨爆料,马英九在家里宴请“五院院长”,这么高层级的家宴,全部预算也就15000元。
免费食物也不能剩 否则遭人白眼
这种餐桌上的节约,在台湾从官方到民间,可谓深入人心。例如,外面吃饭时,点菜的过程就展现出细致的节约习惯。每当点餐点到差不多时,服务生就会来劝说“这些已够了耶”!若客人坚持还要再点,服务生就会换一种策略,说“不然您先用餐,不够等下再加”。等到用餐完毕,若还有剩下比较多食物,服务生就会先上来问:“是这道菜不合您的胃口吗?”客人若表示“菜很好吃,只是已吃饱了”,服务生则会说:“那我帮您打包好吗?回去可以做宵夜。”面对这种不知是殷勤还是“监督”的话,一般人还真不好意思浪费了。
除了在餐厅进餐,台湾很多上班族也会选择外送服务。而在叫餐的电话里,店员经常会问“请问您要汤吗?”原来,很多套餐虽然附送一份汤,但并非所有客人都需要,为了避免浪费,店员都会一一问清楚。另外,在很多选举游行场合,参加者都能领到便当。虽然是不要钱的食物,但很少出现有人领多了不要随手扔掉的现象。一位台湾女士告诉记者:“如果帮一起参加活动的朋友领了但他不要,那我就拿回去下一顿再吃。扔掉会遭人白眼啊!”(据台海网)
【轻舟之声】
相比大陆的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台湾“舌尖上的小气”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。台湾社会和民众很好的继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,这让我们这些身在中华文明发源地的大陆人们汗颜。台湾人之所以能有普遍的节约意识,一是家庭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,台湾人从小就从父母那里学到不能浪费粮食,“粒粒皆辛苦”的言传身教随每个台湾人一生,并内化成日后生活的习惯;二是民主社会、公民社会的巨大鞭策作用。民主社会让民众有监督公权力的巨大力量,所以,台湾的公权力部门以及公务人员时刻处在民众的监督之下,公款吃喝、公款浪费之风难以生长,同时在这样的公民社会的监督机制(法律、媒体)之下,不管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,滋生奢靡、浪费之风气的土壤难以形成。
普通民众有良好的传统教育,公权力有很好的制约与监督,台湾社会“舌尖上的小气”是可以理解的。而大陆需要这样的“小气”,尽管今年来大陆经济飞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,但是,须知大陆尤其是广大的西部地区,仍然还有吃不饱、穿不暖的广大贫苦人民。大陆拥有13亿人口,每个人的一点浪费乘以13亿就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,可以说,浪费就是在犯罪。厉行节俭、反对浪费,我们应该向我们的台湾同胞学习。
——文章来自轻舟博客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感谢您的阅读,微信阅读请关注台味网公众号(订阅号):台味网微刊,公众订阅号:taiwei123 更多台湾资讯,尽在台味网微刊!
台味网专门从事台湾食品批发,产品包括:台湾休闲食品、台湾金门高梁、台湾养生食品梅精、酵素、牛樟芝等产品,欢迎来电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