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角七号,很早的电影了,只听说过,没有看过。
有幸在长途汽车上看完了。
不知道为什么在台湾如此受欢迎,可能台湾人的脑子都被海水浸蚀了。
让我说,还是《长江七号》更好一点。
一个六十年前的猥琐男,泡了台湾一青春少女,却没有勇气面对这段爱情,独自一人跑回日本。
忘恩负义也就罢了,还偏偏要写一大堆情书,当然,没有寄出来的,过世后被他的儿女寄了出来。估计是在台湾开往日本的船上寂寞的很,就只好意淫,但又没有别的对象,还只能是那个被他抛弃的女孩。
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| http://www.boraid.com/darticle3/list.asp?id=130939|13
被抛弃的女孩这60年的日子可想而知了,因为她纯情啊,所以终老一生。如果放到现在,估计早就嫁人生子,跟没事一样。现代社会,你要是没谈过几次恋爱,会被别人鄙视啊。
就这样一个单纯的女孩,在80多随后的一个下午,看到了这猥琐男的情书,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思绪?是伤感的潸然泪下,压抑了60多年的感情终于放了下来;还是破口大骂,将情书掷在地上,压抑了60多年的气愤终于得以宣泄;又或者,喜极而泣,重回到当年20出头的正于热恋中的青春少女;谁知道呢,导演没有交代,但总算有了一个结局......
至于影片的两个主人公,简直就是多余,没什么好说的。
最让我眼睛一亮,觉得还不算太无聊的,就算是那个马拉桑,整部电影的亮点。
他让我们知道了,营销是这样做的;让我知道了,执行是这样做的;也让我们知道了,敬业是这样的。
这个马拉桑把瓶酒卖到了整个小镇,并获得了全镇人的欢迎,迅速占领市场;而他几乎没有花什么成本,现实中的营销专家难以望其项背啊!
在把一个新品牌“马拉桑”推向一个全新的市场—电影中的小镇时,他完美的采用ARS策略:
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小米酒,就是“马拉桑”不可能一下子占领市场,他也没有这个实力。于是他选择了一家当地最高档的酒店作为了突破口。并集中自己的的能力展开营销。给酒店内的人员送礼,,并天天站在终端做广告,终于,他的死缠硬磨让他自酒店大堂上了一个陈列柜,很大的收获。最终,他的马拉桑卖到了小镇的各个饭店。
他充分的领略了广告精髓:
他站在酒店内,只要有客人来,就大声喊“马拉桑”,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喊得啥,但充分引起了注意,达到了广告效果。虽然很多时候都会吓人一跳,但这正是最低廉的引发广泛关注的点对点的精准广告,绝不会浪费广告主另一半的广告费用,当然,也没有什么费用。
他充分运用了体验营销:
只要你入住酒店,他马上就会赠送你一瓶酒,双赢策略,酒店获得住店附加值,他趁机宣传了产品。而且,只要你进入了他的视野,马上就会迎上去,倒一杯清香的马拉桑给你品尝。就因为此,成功向当地最有权势代表推销成功60瓶“马拉桑”。他还在店内慢慢的有一两瓶的陈列,最后上了一个陈列专柜,提升了产品的档次和形象。
他胜过蒙牛的嵌入式广告:
不得不佩服他的营销洞察力,就在乐队即将表演的时候,他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商机,并以双赢的方式将品牌植入乐队,解决乐队整体性的统一的服装,当然,只写了三个字:“马拉桑”。还不失时机的要求在演出过程中,主办方能不能将他的品牌Logo打在大银幕上,虽然没得到允许,但他的营销洞察力已经逼近专业营销策划人士了。
最重要的事,他的执着和对工作的热爱精神:
他做了这些,是因为他做到了。他并没有能言善变的口才,也没有帅的流口水的外形,更没有大把的大把的钞票砸在别人头上。他就是站在那里大喊大叫,让人推出来一百遍后还是依然如初,白天在别的饭店晚上在大酒店的忙碌,更没有什么领导站在一旁监督。他用自己的憨厚证明了营销的捷径,也向我们展示了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做法。
《海角七号》,这样的一部电影,里面的所有的人好像都是失败的,但却做着成功的事。
(作者:张召勋。个人简介:致力于品牌为核心的企业营销研究,拥有专业的营销咨询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战经历。最善于低成本传播指导。博客:blog.sina.com.cn/imbrand)